上个星期出席李荷琴醫師主讲的【生死兩相安】分享会,
我带着感恩、认真、期待满满的心情,下班后开着车子
去慈济的静思书轩,虽然有点塞车,但心里很平静,
我做好心里准备来聆听今晚的主题 ---【生死兩相安】。
关于“生”与“死”,我们常常计划如何迎接“生命”的到来,然后好好计划未来,但我们是否曾经准备接受“死亡”,勇敢地面对死亡呢? 当头棒喝!!
。
李医师分享了很多行医的真实经验,从病重的个案身上
看到死亡的不净与无常,但李医生也看到佛法的善巧和智慧,死亡其实是可以很平静的。
看到死亡的不净与无常,但李医生也看到佛法的善巧和智慧,死亡其实是可以很平静的。
・。*・。*・。*・。* ・。*・。*・。*・。*
˜”*°•. 无论喜不喜欢,无论什么人,我们每天都朝同一个关口前进 --- 死亡!
˜”*°•. 证严上人说:人有二十难:弃命必死难。
˜”*°•. 知生死,不如体会生死;
˜”*°•. 如何照顾病人:六度波罗蜜
˜”*°•. 无论喜不喜欢,无论什么人,我们每天都朝同一个关口前进 --- 死亡!
˜”*°•. 医生只能医病,不能医命
˜”*°•. 救不活病人的身体,但可以想办法救病人的灵性慧命 – 不贪、不颠倒是非、勇敢
˜”*°•. 从病苦体会人生,勉励自己以苦为师,以救人为师
˜”*°•. 在心中不断累积出世与修行的动力与决定:断恶修善
˜”*°•. 生死皆自在,清安见如来。最重要的事:死亡去那里?如何安然自在?
˜”*°•. 死亡= 毛毛虫变蝴蝶–飞向美丽的地方!
˜”*°•. 死亡= 毛毛虫变蝴蝶–飞向美丽的地方!
˜”*°•. 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
![]()
˜”*°•. 证严上人说:人有二十难:弃命必死难。
解决:悲智力行菩萨道,弃命必死并不难。
˜”*°•. 面对死亡的过程:否认,愤怒,讨价还价,沮丧,接受。
˜”*°•. 生时丽如夏花,死时美如秋叶
˜”*°•. 知生死,不如体会生死;
体会生死,不如契合生死;
˜”*°•. 如何照顾病人:六度波罗蜜
1布施。
2持戒–放下身段,控制,改变,付出无所求
3忍辱–感同身受,同理心
4精进
。
•°*”˜ 我们都曾经死过,但都忘记了
5禅定–少说多做
6智慧
∵:,_,:∵⌒∵:,_,:∵⌒ ∵:,_,:∵⌒∵:,_,:∵⌒
。
•°*”˜ 我们都曾经死过,但都忘记了
•°*”˜ 视医院、病房为无上修行道场,视病人如菩萨的显现
•°*”˜ 因为不了解人生,我们做错了很多事情
•°*”˜ 花儿开放虽短暂,但她们做完该做的事
•°*”˜ 花儿开放虽短暂,但她们做完该做的事
•°*”˜ 用痛苦的生命说法
•°*”˜ 面对至亲离去,要懂得自我疼惜,自我安心的方法
•°*”˜ 转不舍为祝福
⌒∵:,_,:∵⌒ ⌒∵:,_,:∵⌒
14 条评论:
讲真的我从来都不怕死,不过非常奢侈的希望一定要死的快,且死在妈妈之后。哈哈。。。要这样已经很难了。 不是不热爱生命,只是觉得即使现在一命呜呼也没什么遗憾而以。。。这是不珍惜还是不贪啊?哈哈哈。。。
我喜欢这两个日期,因为死亡,让我们更懂得珍惜。
Hi Casendra, 我想那是“潇洒”吧,因为你热爱生命,懂得享受生命,所以一命呜呼也没遗憾了。
Hi YH, 很欣赏你对生死这么坦然,是的,要珍惜眼前人和现有的一切!
佛教把死叫做往生,我觉得特别有意思,就好像毛毛虫变蝴蝶,云儿化成雨水,不过是换了身份转了空间而已。
承认自己很怕死,一直到看了‘西藏生死书’才慢慢体会到原来死并不是真的死,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生存。原来人死的时候有那么多的过程,很神奇!
墨鱼说:我们都曾经死过,但都忘记了。
我说:我们何尝死过,只是以不同的躯体活着,只因我们都忘记了。
Hi KK, 说得太好了 “换了身份换了空间”,我们的身体是暂时性借回来的。
Thanks for sharing :-)
Hi @LionCity, 西藏人很重视死亡,认为死亡是很神圣的,是另一个‘更好’的开始,是每一个藏人必修的功课。
真巧,那句“快乐的轮回”是我从《西藏生死书》看到的。
当我的父亲在弥留时,是李医师一直在帮忙!开药,护理等等。。。甚至连死亡证书也是她预先帮我填好!让我不至于手忙脚乱!!我感激至今!还有许许多多的慈济法亲,让我感恩在心。
adik....
Hi adik, 好久不见了,别来无恙。临终关怀这条路不易走,我很赞叹李医师的菩萨德行,听她的分享,我很感动,有些听众流泪了。。。
死亡, 因为是未知的, 所以很多人都很害怕.
hihi,
我!还算好吧!!只是不大满意现在的生活。但又无可奈何!
你呢!
adik
死并不可怕,不就是两脚伸直嘛!最可怕的是半生死,苦了自己也连累身边人。。。
认同casendra的说法,自己走在妈妈之后。。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