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仰光的街道上,类似经济饭的小贩档口随处可见,卖的都是当地的饭菜,琳琅满目,不但结合了印度、中国、泰国和缅甸道地的传承和特色,而且也展现了典型的“印度支那”(Indo-China) 的风味和色彩。

穿梭在人群熙攘市集里,有点热闹和凌乱,但生气蓬勃,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落,尽其所能把美食呈现在你眼前,挑战你的味蕾,只看你是否有胆量品尝不曾看过的食物!

《椰浆糖水》- 有红豆、绿豆和香蕉等
《椰丝汤圆》- 现搓现煮,口感很Q!!

《缅甸Lok Lok》- 卤汁内脏,你敢冒险一试吗?!

这个Lok Lok很受当地人欢迎,一串串的内脏配小辣椒吃。
巧遇午餐时间,看看她们平时的午饭吃什么?
肚子也饿了,要吃什么呢?结果发现了这一档印度老兄的《萨摩萨》,就摆设在别人店面前的五角基,生意不错,顾客是排着队的,所以就姑且试一试吧!
原来是素食的!马铃薯炒咖哩粉,制成萨摩萨,配上红番茄、薄荷叶、马豆、花生、印度咖哩叶,再淋上滚烫烫的马铃薯汤,真的是一流!
趁机跟印度老兄说了两句简单的印度话 -- Namaste、Wanakum。。。逗得他很开心,他说在缅甸很少人会跟他说印度话,所以倍觉亲切,一直问我要不要再加汤,免费的!
印度老兄很勤力,一边忙着卖萨摩萨,一边还忙着卖汽水、凉粉、橙汁等等,他说他没能力拥有一个比较像样的档口,单单租借一个这样的小角落,租金就叫他吃不消,今年又刚起价了!
他就在ScottMarket做生意,有机会去找他吧!我隔天搭飞机前,还刻意从酒店步行去光顾一次,真的很好吃,香中带辣,辣中带酸,让我在缅甸也想起槟城的阿参力沙!
这里也有《唐人街》,所以用的盘碗和档口的设计,很有中国风味。
这是在唐人街吃的清汤面,面条很特别,应该是没有加枧水的那种,所以吃多也不觉得腻。
《干捞河粉》- 这里的河粉很大片,又厚又宽。
这道颜色有点黄黄和浓稠的美食,到现在我还叫不出它的名堂,但到处都看到有人在吃,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!
仔细一看,吃法是把面条和浓浆搅拌一起吃,味道满特别和好吃,听说主要料理和秘诀是用鱼肉熬成的浓汤,它也是当地人每天的主食之一。
《茶叶沙律》- 把茶叶、番茄、大葱、小虾、柠檬和小辣椒搅拌一起吃,茶叶带苦、番茄带甜、小虾带咸、再加上柠檬酸和辣椒,五味杂陈,这是我在缅甸吃的第一道当地食物,也掀开了不一样的旅程。
《嚼槟榔》- 当地人的最爱之一,很多年轻人都爱嚼槟榔,嘴巴和牙齿都是红红的槟榔汁,随口一吐,气势豪迈奔放!
《Penang Char Kui Teaw》- 惊讶地看到《槟城炒果条》出现在酒店的早餐,试了两口,火候输了一些,炒不出槟城的味道,但觉得蛮欣慰的,我们的炒果条竟红到缅甸来了。
.★ * ★ . .*★ *. * 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