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.
嗡嘛尼叭咪哄。。。。嗡嘛尼叭咪哄。。。。嗡嘛尼叭咪哄。。。。
天空才翻鱼肚白,雪山脚下旷野的另一端传来阵阵的佛号,仔细一听,原来是来自一班小学生,他们在上学途中,快乐地唱诵着。。。。
.
.
他们的声音,在寂静的清晨显得特别清晰高亢,心里不禁赞叹万分,小小年纪的他们,竟然那么精进,冒着将近零度的空气,一边步行,一边念佛,一路上不但没有闲聊,而且也没有玩闹。还赖在床上取暖的我,觉得有点惭愧,催自己赶快起来洗刷,到禅堂去跟师父做早课吧!
.
上学的小孩,你们不怕冷吗? 你们吃早餐了吗?你们长得什么样子啊?请等等我,咱们中午在学校见!.

.
山脊。。。教育的温床
.
这所学校
(Mahabodhi Residential School) 是Ven. Sanghasena 在 1992年创办的,师父在资源非常匮乏的山脊建学校,并且不遗余力地推广教育,师父亲口说了一个他童年的故事。。。
.

.
记得当时是学校年终考试放榜的那一天,老师告知他说,由于他的成绩不及格,所以必须得留学一年,才能升上一年级,小小年纪的他,一时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,因为他平时已经很努力了,怎么还会落到不及格的下场?
.
怄气的他,觉得老师故意刁难他,气愤地跑回家跟妈妈说,以后再也不去上学了,妈妈还以为他得罪了老师,要他隔天带着家里酿制的麦酒 (Bali Wine,属拉达客送礼珍品),去跟老师赔不是,希望老师开恩,网开一面让他升上一年级。
.

.
为了不让妈妈失望,他真的带了妈妈准备好的麦酒,作状去找老师,但在半途中,他约了几个好友野餐去了,并痛快地把麦酒喝个精光,把老师抛到九霄云外了。
.
从那天起,师父就不再去上学,为自己的学业画上休止符,当时他只有
六岁!
.

.
直到十六岁那年,师父加入印度政府军队,那时他才领悟他所失去的东西,他每天自修 ABC 来恶补英文,并深深觉得: “
No matter how strong you are, without education, you’re handicapped” (无论你多么强壮,但如果没有教育,你还是残缺)。
.
当他建校的念头燃起时,他对建校的基金完全没有头绪,尤其是在一片荒芜的沙漠,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,师父说: “
People thought I was crazy to start something with nothing”(人家以为我脑袋坏了,要在无中生有)。
.

.
多年以后,那无中生有的信念,累聚了十方的力量,契合一沙一石的因缘,今天这所可以容纳五百个学生的学校,已经呈现在大家的眼前,我们在这里见证了愿力,震撼每人的心灵!
.
师父不时会到山区的穷乡僻壤去收留被人遗弃和遗忘的小孩,然后把他们安置在学校的宿舍和提供教育,从开始的25个,到今天的482个,从幼儿园到初中三,除了拥有正规的教育制度,与其他政府学校不同的是,这里还特别加入佛学、静坐、慈悲观和无我奉献等课程。
.

.

.
学校一共有29名合格老师,这里常有从德国来的学者 (Buddha Haus),给老师提供教学训练、经济支援和硬体设备,为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助一臂之力,功不可没,学生和学校的一切开销,都必须靠外国的赞助,因为拉达客本身,也是被印度
遗忘的一个角落。。。。
.



.
我们来拉达客之前,也跟身边的亲戚朋友筹了一些钱,希望为学校做小小的奉献,同时大伙也准备了简单的活动,来这里跟学生做小小的交流。
.

.

.
大伙把 “
快乐天堂” 翻译成英文版的 “
The Happy Heaven”,然后与拉达客的学生一起高歌欢唱,大人教得很卖力,虽然唱得有点缺氧,但看到小孩唱得很尽兴,不亦乐乎,最重要是把快乐天堂的意境表达出来,他们最纯真的笑容,最善良的内心世界,无不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.

.

河马张开口吞掉了水草。。。。。。哈哈。。。。
.

学生的字体很美哩!!
.

“ Smile & cry, we face it together. Our friendship as warm as sun-shine”。。。。
.


一齐来认识和写一写自己的中文名字吧,你的名字是 “达玛罗卡”,他的名字是 “阿南达”。。。
.

One 是一,Two 是二, Three 是三。。。。。。。一二三四五六七。。。。。。。
.

会念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人有礼物送,很好!!
.

.



幼儿园的学生很爱表演,一点也不拘束或怯场,很可爱!
.

她可是校园的风云人物,不但天生丽质,而且多才多艺,才读幼儿园,叫人疼爱!
.


年轻有为的校长,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。
.

咦。。。后面有两个超龄的插班生! 来自马来西亚 (戴帽的)。
.


眼睛不幸失明的学生,来到 Mahabodhi 的学校,也变成幸运的人了!
.


学校被雪山包围,你能想象每天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上课,是什么感觉吗?
.


每天感恩,清安自在。
.


这是其中一个被领养的比丘尼,常年的教育费都有人赞助,我们一伙也赞助了两个小孩。
.



笑一笑,此景只待成追忆。。。。。。
.


“一二三四五六七,我的朋友在那里,在这里,在这里,我的朋友就是你。。。。。。” 大家唱得太棒了!!真是名师出高徒,嘻。。。。。。
.
这里的资源非常有限,所以不得不物尽其用,学生都非常珍惜所拥有的铅笔和胶擦,几乎用完了也舍不得丢掉,书包和书本也非常难得,只要一天书包还可以缝补用得着,他们是不会随便把书包丢掉的,他们都懂得感恩和知足。
.
.
没想到在物资贫乏的环境,竟培养出美满不缺的心灵,这是先进国所落后的美德,虽然资讯爆炸,但仍填不满漂浮的欲望。。。
.
.
.